- 2025年09月03日
- 星期三

去年,尹锡悦政府因暴力镇压示威而令韩军高层备受质疑,更有传言指责部分高级将领对戒严指令的响应过于积极,成为政府“武器化”的工具。这场风波不仅在军心中引发了动荡,也让全社会对韩军的角色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军人的身份不再神圣,反而成了一种敏感的政治符号。

西方的愤怒反应完全可以预料。冯德莱恩马上宣布第19轮对俄制裁,并计划动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继续为乌克兰“输血”。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放狠话,称俄罗斯“蓄意升级、嘲弄和平”,并召见俄驻布鲁塞尔大使。英国外交部也第一时间召见俄大使,社交媒体上,全英、全欧怒火冲天,调门拉到最高。美国方面同样表态,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特朗普“对这一消息不高兴但并不惊讶”,美国乌克兰问题特使凯洛格甚至说,这次袭击“威胁了特朗普所追求的和平”。

在阅兵前的预热中,各方普遍认为将会看到的是“东风-51”这一型号,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东风-61不声不响地走上了舞台。美国媒体对此表现得极为关注,甚至有些慌乱。他们对这款导弹的技术细节知之甚少,反映出对中国军事动向的情报缺失。在全球军备竞赛的背景下,中国的新型武器不仅是对外界关切的回应,更是一种展示。

中国造船业的崛起已经不是新闻,而是全球产业链和地缘格局的“新常态”。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纽约时报都在用不无焦虑的语气刷屏:中国2025年新船订单占全球六成,既压过日韩,更是美国的两百倍。大连、青岛、广州、江南、沪东中华……中国四大船厂2019年到2023年生产了39艘军舰,总排水量55万吨,比英国皇家海军全舰队还重一大截。中国不仅在商船、集装箱船、LNG船等高附加值领域碾压全球,在军舰领域的纵深和速度都把美国甩在身后。

如今,歼-20不仅出现在各种演训画面里,还开始成为空军宣传的常客,这种变化很值得玩味。能放开,说明它不再是最机密的王牌,而是已经形成规模化战力的常规主力。这背后透露出的信号,就是中国或许有更新一代、更具压制力的重型战机正在研发,甚至可能进入测试阶段。

9月1日,台湾省的苑举正教授一抵达北京,便表达了他激动的心情。他的那句“越是有人讲不敢来,我们越要来”,实质上是一种对岛内民进党当局强硬态度的挑战。民进党当局在这次阅兵活动中表现得极为神经敏感,甚至在谢绝和威胁的交替中试图阻止更多的台湾同胞参与。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掩盖什么,害怕的是对立思维的崩溃,害怕的是更多的台湾民众对祖国的认同。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