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撞击小行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唐正宏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该任务的核心目标是验证通过动能撞击偏转有潜在威胁小行星的技术可行性,为未来保卫地球做准备。小撞击事件发生概率并不低,例如 2013 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爆炸就导致千余人受伤,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动能撞击是目前最成熟可行的行星防御方案之一。中国的“小行星防御任务”将发射一个组合航天器,其中从主航天器分离的撞击器通过高速撞击目标小行星,并近距离观测轨道偏转效果。整个过程犹如一场精密的“太空台球”,旨在获取撞击动量传递系数、小行星结构组成等关键数据。
与美国NASA的DART任务不同,中国任务选择的目标是一颗单独近地小行星,撞击时由主航天器携带多类载荷进行精细观测,有望获得更全面的科学数据。
该任务远不止“撞击”本身,更涉及自主导航、远距通信、智能控制等多项顶尖技术,将为后续小行星采样、采矿乃至太阳系起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