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锦
9 月 10 日,阿里巴巴集团 26 周年之际,高德地图在总部西溪园区发布“扫街榜”。
高德地图CEO郭宁表示,扫街榜不是网红榜和流量榜,它看重的是哪家店常被导航,哪家店用户反复会反复去,真实的导航数、搜索数、到达数、收藏数。此外,用户的芝麻信用分也被纳入评价权重。
“扫街榜”被认为剑指大众点评,美团也在今日迅速反应。大众点评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通过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
郭宁在发布会上谈到,今年4月,马云提出科技应该让生活更美好。6月,该项目开始立项研发。
在会后与搜狐科技等媒体交流时,“扫街榜”产品负责人李刚透露,该项目开发了七八十天,是完全从0-1的业务。
他还表示,“扫街榜”永远不商业化,对所有门店的评价都是基于真实的用户行为和评价数据,不会看这家店有没有商业合作,也不会考虑在有没有流量、曝光和广告位。
以下是高德产品负责人李刚与搜狐科技等媒体对话实录:
媒体:扫街榜立项前后的过程能否透露一下,投入情况怎么样?
李刚:我们6月份团队从北京过来,立项,封闭研发。在这个阶段从二十几个人到五十几个人,然后也有上升到100个人,另外也用了不少大模型的服务和资源,肯定是有比较大投入的。
媒体:项目最初是谁提出来的,是集团的意思还是高德的意思?为什么要放在高德上来做这个事儿?
李刚:做这个产品从发心上讲,解决的问题是大家出门要去哪里吃、去哪里游玩,这本来就是高德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年初,我们做了用户侧和商家侧的调研,有一些高分网红店,反而踩坑的风险很高,可能找一个3.5分经营多年的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判断,这是用户的痛点,也是刚需。
从商家侧讲,我们跟一些连锁餐饮或者夫妻老婆店聊,以往商家要投入很多的成本运营,冲榜,然后刷一些东西,我们就想,高德能做什么?
另外一个原因是,最近两年大模型有比较大的能力提升,包括效果和效率。
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更好的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给到用户,也能让这个商家把自己的饭做好,构建一个用户和商家更良性的循环。
媒体:现在高德上也有一些到店团购,这是我们自营的吗?
李刚:扫街榜是完全不商业化的,跟商业化没有任何关系,那些(团购)应该是商业侧的,是其他部门的。
媒体:永不商业化的边界在哪里?比如曝光位导航位或者券包合作这种算不算商业化?
李刚:永远不商业化,核心讲的是两点,第一对所有门店都是通过真实的用户行为数据和评价数据去评判它,没有任何的门槛,不会因为一家店有商业的合作就会高,有一家店没有合作就给他设置门槛。第二,我们不会看他在流量上有没有曝光和广告位。
媒体:淘宝闪购也在做到店团购的灰度测试,未来我们会打通吗?
李刚:没有用户侧的打通。我们愿意把榜单信息授权给合作伙伴,也包括集团内的业务,比如授权给飞猪,让飞猪上的用户选择酒店或者景点的时候,可以用一个更好的榜单去决策。
媒体:今年8月高德就全面AI化了,在扫街榜中,AI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对高德核心业务会有什么影响?
李刚:扫街榜所有的行为数据跟高德共用了底层的模型,包括空间智能,以及集团的开源的多模态的大模型。
媒体:这一套算法和榜单的排名的规则,相对于竞品来说,都哪些差异性?
李刚:我们这套榜单是基于行为数据和信用评价的数据这两部分来做的。用出行数据来生成这套榜单也是全球首创。
我们跟芝麻信用也开展了一个合作,用户授权后,它的芝麻信用分能显示,分高的用户有更好的加权,他留下的文字和图像会更好的帮助用户决策。
另外榜单上面也突出了地图的优势,通过地图来看哪些地点在你的周围,方便你找一些店。
媒体:所有平台它的评分都会变动的,我们的榜单变动的频率周期是怎样的?
李刚:榜单和评分都是每天刷新的,是基于高德出行行为的数据以及真实评价的数据实时在计算,每天更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