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高市早苗闯下大祸,日本急忙说软话,中方打法变了,目光开始转向琉球

11月7日,日本国会的质询现场,高市毫不避讳地将“台海有事”与日本安全相挂钩,并大言不惭地提到“最坏情况”时日本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大家可能会想,这样的表态无疑是为日本的军事扩展打下了“合法基础”,可与此同时,这种言论突破了日本和平宪法的底线,显然触及了中国对领土和主权的敏感神经。

11月7日,日本国会的质询现场,高市毫不避讳地将“台海有事”与日本安全相挂钩,并大言不惭地提到“最坏情况”时日本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大家可能会想,这样的表态无疑是为日本的军事扩展打下了“合法基础”,可与此同时,这种言论突破了日本和平宪法的底线,显然触及了中国对领土和主权的敏感神经。

高市早苗闯下大祸,日本急忙说软话,中方打法变了,目光开始转向琉球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高市的言论性质极其恶劣,并警告日本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句话不仅是一种警告,更是在进行一种明确的“划线”行为。面对如此强烈的反对声音,高市在国会上的辩解显得有些狼狈,竟声称这些只是“假设性回答”,并承诺今后将避免类似的具体表述。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也随即出来帮腔,宣称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并未改变。可见日本政府对于高市言论带来的国际压力感到不安。日本意识到,中方的反应不仅仅是愤怒,而是在悄然调整一整套“反制策略”。显然,这一切已经超出了东京的掌控。

中方的回应迅速将焦点从台海转向了琉球,这是日本最不愿意触碰的痛处。在高市言论引发的舆论风暴中,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在大会上罕见地点出了日本政府对琉球人民等原住民族的偏见与歧视。这一言论如同一枚“外交重锤”,直接击中了东京的软肋。

高市早苗闯下大祸,日本急忙说软话,中方打法变了,目光开始转向琉球

展开全文

琉球问题的敏感性源于其复杂的历史背景。琉球王国在明清时期长期向中国朝贡,直到1879年被日本明治政府强行吞并。这段历史不仅没有被日本明治政府所掩盖,也没有被清朝正式承认。从法理上看,《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日本的领土范围并未包括琉球,琉球的主权归属实际上处于国际上的“未定状态”。

美国在1951年单方面托管琉球,1971年将“施政权”移交给日本,但这并不等同于主权的移交,中国从未对此表示承认。可见,这段历史为中国今天重新提出琉球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不是突然想到琉球问题。早在2013年,《人民日报》就指出“琉球问题可再议”。而在2024年,中国更是设立了全国首个“琉球研究中心”,专注于琉球的历史与国际法地位研究。这意味着中方在谋划一个长期的议题布局,从学术、外交到舆论乃至国际法,形成一套系统工程。

因此,孙磊在联合国的表态,仅仅是一个开端。过去,中方多为被动回应,而此次则是主动出击,顺势创造出一个新的议题,让日本不得不面对自身的历史责任和道义困境。

高市早苗闯下大祸,日本急忙说软话,中方打法变了,目光开始转向琉球

日本之所以急忙变脸,除了对中方反应的恐惧外,还因为琉球内部的不满情绪早已积压多时。琉球地区面临美军基地过密、经济落后、社会歧视等问题的困扰,民调显示超过八成琉球居民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现任知事玉城丹尼多次在国际场合发声,抗议日本政府的军事扩张与对琉球人民的结构性歧视,这使得东京在琉球问题上愈发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中日关系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竞争的空间扩大,但中国的主动权也随之增强。琉球问题不一定会立刻成为外交焦点,但它已经重新摆上了国际法与历史讨论的桌面。日本如果继续在台湾问题上充当美国的“马前卒”,那必然要承担琉球问题再次被激活的风险。

同时,中国也将继续以更加从容、更系统的方式,塑造一个有利于自身利益与区域稳定的战略格局。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似乎琉球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块潜藏着历史与现实政治博弈的棋子。总之,高市两岸言论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日两国在历史、法律乃至民族情绪层面的深刻碰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yk9.cn/5131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